确保时域网络分析仪的测量精度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:
1. 校准
- 定期校准:确保仪器处于校准周期内,这是保证测量精度的基础。校准可以修正仪器的系统误差,提高测量的准确性。
- 多端口校准:对于多端口测量,使用适当的校准件和校准方法,如直通-反射-传输线(TRL)校准和传输线-反射-匹配(LRM)校准,可以显著提高测量精度。
2. 优化测量参数
- 选择合适的测量参数:根据待测网络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测量参数,如中心频率、扫描带宽、分辨率带宽等。这些参数的合理设置可以提高测量的分辨率和动态范围。
- 高分辨率时间窗口:使用可调节的时间窗口,允许工程师聚焦于特定时间段的信号特征,提高时间分辨率。
3. 使用窗函数
- 窗函数的应用:窗函数可以改善时域测试的动态范围,通过滤波频域数据,产生旁瓣较低的冲激激励,从而提高观察幅度差别较大的多个时域响应的有效性。
- 避免频域振铃:在变换到时域之前,选通函数在频域中先要经过加窗口处理,以避免在时域中存在很陡的过渡部分,从而引起频域中的振铃。
4. 选通操作
- 去除不需要的响应:选通操作可以有选择地去除或加入时域响应,从而改善响应的质量。经过选通的频率响应与器件的真实频率响应更接近,可以更准确地分析器件的特性。
- 避免陡峭过渡:选通函数在频域中先要经过加窗口处理,以避免在时域中存在很陡的过渡部分,从而引起频域中的振铃。
5. 硬件和软件选件
- 高性能硬件选件:选择高性能的硬件选件,如高性能参考源,可以提高测量的稳定性和精度。
- 增强时域分析选件:使用增强时域分析选件(如TDR选件),可以提高时域测量的分辨率和精度。
6. 环境条件
- 工作环境:确保仪器在规定的温度、湿度和海拔范围内工作,以保证测量精度。例如,工作环境温度为0 to 40℃,湿度为20 - 80%,湿球温度< 29 °C(无冷凝),海拔0 to 3000 m。
7. 预热
- 预热时间:在进行测量前,确保仪器预热足够的时间,通常建议预热90分钟,以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测量精度。
通过以上方法,可以有效确保时域网络分析仪的测量精度,从而在5G通信等复杂应用中提供可靠的测量结果。